報告人簡介
成謹濟先生是韓國首爾市立大學中語中文系教授,曾任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東亞系訪問教授,是韓國著名的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學者,研究領域為中國現當代文學和文化研究、當代思想史與東亞文化研究,著有《“樣式”的政治化與東亞知識分子的文化困惑》,譯有《去政治化的政治》,發表了多篇中國現當代文學與文化研究的論文。
內容簡介
本講座旨在通過日本“中國觀”的框架,重新審視20世紀上半葉日本帝國主義入侵亞洲大陸的過程及其邏輯,并初步探討日本的中國觀如何影響了韓國的中國觀。日本提出了各種意識形態,為其向朝鮮半島和亞洲大陸的帝國主義擴張辯護。從福澤諭吉的《脫亞入歐論》到帝國末期《大東亞共榮圈》,一系列意識形態旨在鞏固日本在亞洲的地位。然而,這不可避免地需要重新調整中國在亞洲的傳統地位和位置。因此,在20世紀初日本關于亞洲的理論背后,隱藏著一種獨特的“中國觀”。滿洲國的建立為這種日本“中國觀”以各種形式體現提供了機會。在這個過程中,日本的“中國觀”暴露了其固有的邏輯、矛盾和局限性。然而,盡管存在矛盾和局限性,滿洲國15年的經歷對亞洲各國戰后的冷戰時期產生了巨大影響,“中國觀”問題就是一個重要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