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上午,華東師范大學2025屆畢業典禮在閔行校區舉行。在人工智能迅猛發展的時代,人的主觀能動性是不是不重要了?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部主任袁振國教授作為教師代表在致辭中指出,人工智能越是發展,我們就越是要高揚人文精神。他為畢業生送上寄語:以執著信念保持熱情、堅守與淡定,以高自主能動性勇當智能體領導者,在人機協同中敢擔當、破思維、重行動,呼吁大家做“造風者”而非“等風人”,在新賽道上創造輝煌。一起來看講話全文!

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部主任袁振國教授作為教師代表,為畢業生送上寄語
智能時代更需要弘揚人文精神
親愛的同學們,你們好!
首先,祝賀你們數度寒窗,終于破繭成蝶、學業有成,榮耀畢業!在即將走向職場、走向新征程的時候,大家的心情可能是既激動興奮、躍躍欲試又有幾分迷茫。是的,這是一個充滿了不確定性的時代。人工智能的迅猛發展,在很多領域引發了超出人們想象的變革。近10年來,人工智能已經發生了多次躍升,現在和將來的10年大概率是智能體(Ai Agent)爆發的10年,它將在大部分領域協助、代替甚至超越人類的工作。未來的世界一定是每個人擁有多個智能體的世界。
人工智能不分文科理科,無論你今后從事何種職業,都將與多個智能體并肩而行。在未來的世界里,一個人,一個群體,一個民族的力量和福祉,都與人機協同的水平息息相關。人工智能越發展,對人機協同能力的要求就越高,人機協同水平的提升又會不斷推動更高水平智能體的發展。將來的世界也許會分成兩種人:善于人機協同的人和不善于人機協同的人。
由此,人們擔心,將來是不是很多人會失業;
由此,人們擔心,人的主觀能動性是不是不重要了,人的精神追求是不是沒有意義了?
不,我的回答恰恰相反,人工智能的發展會替代大量的職業和崗位,但同時也會創造更多的職業和崗位,會塑造大量新的工作形態和工作機會。問題是你能不能勝任新的職業和崗位,能不能適應和創造新的工作形態。
人的生命意義和情感價值更不會因為人工智能的發展變得暗淡或虛無,而是會在人工智能自能體的加持下綻放更加絢爛的光彩。

人工智能越是發展,我們就越是要高揚人文精神,讓人工智能向善而行,讓人工智能散發出人性的光輝。為此,我想送給大家兩句話,共勉。
第一句話,抱有執著的信念。
信念,是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堅守,也是人類最本質的力量。她是人文精神的集中體現。正是因為有理想、有信念,人類才有別于動物和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可以擁有強大的算力和執行力,卻無法自主確立理想與追求,也無法像人類一樣為信念而奮斗。只有人類,才能以共同的信念把不同的人團結起來,凝聚起無與倫比的力量。
有信念才有熱情。在成功人士的共同特征中,“充滿熱情”是第一位的重要特征,你的信念越堅定,你的熱情就越持久,信念是維持人的熱情的持久動力。
有信念才有堅守。要成就一件大事,是不可能一帆風順、一撮而就的,你會遇到客觀條件的限制,也會遇到主觀人為的障礙。沒有信念,這些困難足以讓人退縮;有了信念,這些困難反而會成為你的磨刀石和加油站,讓你越挫越勇。若是月亮還沒來,路燈也可照窗臺。
有信念才能淡定。淡定是一種態度,也是一種境界。急功近利是無法淡定的,個人發展與社會責任融為一體才能淡定。有了淡定才有從容,才有審美,才有華東師大人的優雅和浪漫!世上每個人花期不同,你也會和美好相逢。

第二句話,擁有高自主能動性。
如果說信念是人類的本質,那么自主能動性則是個體的本質。智能體可以處理越來越復雜的問題,真正稀缺的,將是提出問題、重新定義問題、提出創新方案的人。而支撐這一切的核心能力,正是自主能動性 (Agency)。無論個人還是組織,高自主能動性(High Agency)將成為智能時代的核心競爭力,也將是人文精神的深刻體現。它不僅意味著積極進取,更意味著個體獨特價值的彰顯。
高自主能動性首先是敢于擔當。能夠以歷史的眼光判別未來發展的方向,主動識別問題、定義目標、設計破局路徑,并在不確定性中持續試錯直至達成目標;堅持以人為本,在技術、制度、運行三個維度體現責任擔當,在代碼的森林里別忘了種下玫瑰,確保人工智能安全、可信、公平、友善。
其次是做智能體的領導者。未來每個員工都要學會管理、協同、甚至訓練智能體,也就是說智能體會執行所有的工作流程,而人才是智能體的老板。未來人工智能不僅會進入工作場景,而且它本身就是工作的一部分。如何管理與引導這些智能體,將成為我們在智能時代的核心素養。
三是思維革命。工作方式的變化,人機關系的變化,提升了人的地位,也要求人們改變思維方式——相信沒有無解的問題,只有未發現的答案;沒有不能做的事情,只有沒有做過的事情;沒有固定的“正確方法”,堅信成功路徑因人而異;沒有不可動搖的權威,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說了算。
四是立足當下,行動是成功的開始。過去已經過去,未來就在當下。人生只是一個又一個“當下”的連續片段,唯有此刻的行動才是真正可支配和可改變的現實。只有將注意力聚焦于“我現在能做什么”,才能迅速獲得反饋,并在實踐中不斷校正方向,
同學們,“立足當下”不僅是一種認識,更是一種行動。在過去的歲月里,你取得了很多的成績,獲得了很大的榮耀;你碰到了很多困難,遭受了很多的挫敗,但是,這些都不重要了,預賽的成績不帶入決賽。每個人都站立在新賽道新的起點上。不要做等風的人,要做造風的人。
同學們,你們是新時代的開創者,是人機協同的先鋒,站在新的起跑線上,帶著自信與激情,去創造新的輝煌吧!
謝謝大家!